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首次發(fā)現(xiàn)異質結界面高溫超導電性……他用一個個重量級科學發(fā)現(xiàn),助力我國量子科學研究躋身世界第一梯隊。
6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站上了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
一路奮進,他始終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耙獮閲业膹姶笞鳇c貢獻!”年過花甲,他樸素的話語依然擲地有聲。
薛其坤肖像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搶抓機遇 “力爭取得引領性的原創(chuàng)成果”
清華大學,薛其坤團隊的實驗室仿佛一個科幻世界,復雜的管線連接著一臺臺實驗儀器,組成一套超高真空互聯(lián)系統(tǒng)。這個量子材料精密制備和調控平臺,是探索量子世界的“實驗利器”。
量子科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的前沿領域。量子反?;魻栃徽J為是量子霍爾效應家族最后一個重要成員,是探索更多量子奧秘的重要窗口,同時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子學器件領域的發(fā)展。
在實驗中觀測到量子反?;魻栃嵌鄧茖W家競逐的目標。然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觀測難度極大,自1988年被理論預言之后的20多年里,國際物理學界沒有任何實質性實驗進展。
“做基礎研究,要把握世界科學前沿的主流發(fā)展方向。當重大科研機遇出現(xiàn)時,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力爭取得引領性的原創(chuàng)成果,助力國家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睂ρζ淅ざ?,量子反?;魻栃褪沁@樣一個重大科研機遇。
“誰率先取得突破,誰就將在后續(xù)的研究和應用中占得先機!”薛其坤帶領團隊分秒必爭,歷經(jīng)4年時間,先后制備測量1000多個樣品,破解一系列科學難題。終于在2012年底,他們在實驗中觀測到量子反?;魻栃?。
6月13日,薛其坤在清華大學的辦公室里。新華社發(fā)(李派 攝)
世界首次!這項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fā)表后,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說:“這是從中國實驗室里,第一次發(fā)表出了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薛其坤和團隊抓住的另一個重大科學機遇是高溫超導。超導是一個典型的宏觀量子現(xiàn)象,因巨大的應用潛力而備受關注。尋找更多高溫超導材料是科學界孜孜以求的目標。
經(jīng)過多年努力,2012年,薛其坤和團隊首次發(fā)現(xiàn)了界面增強的高溫超導電性,這是1986年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被發(fā)現(xiàn)以來,常壓下超導轉變溫度最高的超導體,同時也為探究高溫超導機理開辟了全新途徑。
科學報國 “要為國家的強大做點貢獻”
“我們趕上了科學研究的黃金時代?,F(xiàn)在,國家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么好的科研條件,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力爭取得更多‘從0到1’的突破。”薛其坤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辦公室或實驗室里。
1992年起,他先后赴日本、美國學習和工作。在國外的8年里,“戀家”的他時刻沒有忘記祖國。親身感受到當時祖國和發(fā)達國家的差距,他暗下決心,“要為國家的強大做點貢獻!”
為盡可能多地學習先進的實驗技術,他幾乎每天早上7點就來到實驗室,夜里11點才離開。這種習慣在他回國后一直保持至今。
為了提升掃描隧道顯微鏡的觀測效果,他曾親手制作1000多個掃描探針針尖;為了趕實驗進度,他曾深夜出差回來就直接趕往實驗室。
薛其坤在清華大學與研究團隊的學生交流(2017年10月17日攝)。新華社發(fā)
發(fā)現(xiàn)量子反?;魻栃彤愘|結界面高溫超導電性后,榮譽、獎項接踵而至。薛其坤淡淡一笑:“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國科技實力的持續(xù)壯大和基礎研究的長期深厚積累。榮譽屬于團隊中的每一位研究者,更屬于國家?!?/p>
如今,薛其坤仍奮戰(zhàn)在科研第一線,帶領團隊為解決高溫超導機理、高溫量子反?;魻栃屯負淞孔游飸B(tài)的應用、拓撲量子計算的實現(xiàn)等前沿科學問題持續(xù)攻關。
“遨游在世界科學的海洋,我始終是一艘從沂蒙山區(qū)駛出的小船?!彼l(xiāng)音未改,初心依舊。
獎掖后學 “要敢于挑戰(zhàn)重大科學難題”
“一談科研眼睛就放光”。在同事眼中,薛其坤“非常聰明”“物理直覺非常好”。但他時常勉勵年輕人,想在科學研究上取得成就,就要靠1%的天賦加99%的努力。
薛其坤在帶領團隊開展科研攻關的同時,也十分注重人才培養(yǎng)。
科學實驗遇到瓶頸,他熱情洋溢地給團隊鼓勁打氣,和團隊一起尋找解決途徑;各類學術交流中,他總能敏銳捕捉到有價值的研究方向,鼓勵年輕人大膽探索。
“要有學術自信”“要敢于挑戰(zhàn)重大科學難題”。他對科研的激情深深感染著身邊的人,鼓舞著青年人才。
如今,薛其坤的團隊成員和學生中,已有1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30余人次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
“在量子基礎研究領域,無論研究水平,還是人才質量,中國都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展望未來,薛其坤充滿信心:“中國必將在全球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中貢獻重要力量?!保?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SimSun;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新華社記者張泉、顧天成)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