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到來,研學旅行熱度越來越高。尤其是在“雙減”背景下,國內各地各類研學熱度持續(xù)上升,不少家長開始或者已經為孩子制定了相應的研學計劃。研學究竟該如何定位,學校以及相關機構應該如何組織開展研學活動,家長應該如何選擇研學項目,成為不得不進行系統(tǒng)思考的問題。
研學的導向要正?!蛾P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體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边@為研學的開展定準了位、指明了方向。無論是學校還是各類研學機構,舉辦研學活動需要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核心和導向,應在教育、實踐和思悟中找到平衡點,避免進入研而不學的混亂認知中。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參加研學活動走出校園看世界,把世界變成課本,實現學思踐悟、知行合一。
研學的內容要實。研學旅行與學科課程一樣,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研學內容必須與學段教授內容相適應、相匹配,與學業(yè)知識的講授和特定階段的育人目標相適應。研學內容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大綱和實際需求,注重實踐和體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讓研學從真正意義上成為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同時,研學的內容還要兼具實用性,學生通過對文化歷史、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探究和切身體驗,得到個人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并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得到有效應用。
研學的環(huán)節(jié)要巧。在研學方案制定時要注重方法和策略的使用,以課程綱要為核心、以學生為中心,對研學各環(huán)節(jié)進行綜合的考量和巧妙的設計。方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興趣、認知水平等因素,讓學生在研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能夠自主選擇、安排和執(zhí)行任務;通過野外考察、實驗探究等不同的活動形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實踐操作能力;側重以團體合作形式來開展相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對研學過程中未知或突發(fā)情況做好應對,善于抓住機會調整研究方向或尋找新的解決方案,順勢對學生進行應變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體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
研學的參與者要廣。教育從不是學校一家之事,研學作為教育的一種新型課程方式也同樣如此。學校要用好社會育人資源,把統(tǒng)籌用好各類社會資源作為強化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在開展研學的全過程,應以學校為主導,社會、政府、家庭各自承擔起相應的職責,發(fā)揮各方作用和優(yōu)勢,形成有機的協(xié)作網絡,全方位構建家庭場景、社會場景和學校場景無縫對接的教育場景,實現學生在研中學、游中樂的理想效果,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
(作者系鄭州輕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20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