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入心是當代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特別是對于剛升入高中的學生尤為迫切。經歷中考后,他們的意識、感情開始內隱,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不認同成人的說教,想掙脫“制度”的束縛。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針對高一學生的心理特點,逐漸沉淀出了學段銜接教育的“七心”方略。
以班級文化涵養(yǎng)學生心性
要建新班級,需文化先行。班級如樂隊,想演奏出和諧樂曲,需要為樂隊規(guī)定“樂調”,也就是班級文化。新班成立時,我和學生一起頭腦風暴思考班名,一個孩子提議拼音“zhi cheng”,其他人紛紛做注解,班級文化就形成了:“zhi cheng”可以是“眾志成城”,班級將像長城一樣堅不可摧;可以是“志成”,青年攜手與共、志向達成……每一名學生都在日記里寫下“zhi cheng之約,終生之約”。
與學生一起取班名、設計班徽、編寫班歌,我們在活動中達成共識,班級文化凝練為班級價值,成為每一名學生的行為準則,成為觸發(fā)學生個體心靈成長的重要基礎。
以自身示范滋養(yǎng)學生心靈
我一貫要求學生為人為學發(fā)自誠心,也時時警示自己給學生做好示范。
一是以誠心珍視每一顆心。班里有一個男孩十分易怒,沒有朋友、獨來獨往。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我通過微信了解到他的成長經歷:與粗暴的爸爸長大,不懂與人相處之道,患有長期胃病。于是我就做他的朋友和“糧庫”,漸漸地,他開始懂得關愛別人、控制情緒,在班里開始交到朋友。班里有個孩子家長去世,成人儀式無人陪伴,我就以家長的口吻為孩子寫信,陪他跨過成人門……久而久之,孩子們都叫我“海巖媽媽”。
二是以誠心陪伴每一個人。每天我都會早早趕到班里,笑迎孩子,中午在班級里陪他們午休,晚上陪他們自習,悉心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談心談話,耐心引領成長。我的作為學生看在眼里,時間久了,就有了“滴灌入心”之效。
以生活智慧給養(yǎng)學生心智
班級需要默契,默契來自教師的日常鼓勵。我告訴學生有一種“5分鐘原則”,即無論干什么事情,都要比規(guī)定時間提早5分鐘,并首先身體力行做表率,所以在我的班里,遲到現象極少。
生活中,我常用打比方的方式表明態(tài)度、講清道理,學生心悅誠服。高中階段早戀是不可忽視的現象,我以班里養(yǎng)的花枯萎為由教育學生:“花開前的期待最美,高中的戀愛就像這些花,越過了期待的美感,將是人生的一大憾事?!鼻啻浩趯W生心生愛慕是人之常情,也是孩子的隱私,需要教育者“潤物無聲”地引導。
以同伴力量補養(yǎng)學生心力
今天的高中生受網絡影響極大,假期里往往會宅在家里玩游戲、刷短視頻,或者奔波于學校與課外班之間,孤獨成為高中生的普遍心理感受。作為教育者,應重視這一問題,幫助學生在集體中成長。
我的班級實行“成長小組制”,根據個人意愿,組成4至6人的成長小組,組員共同取名字、定組長、選名言、明目標、擬計劃,并定時組織活動,形成共同成長檔案。我要求每一小組需在學期初制定計劃,期中期末匯報總結,孩子們結伴成長,樂在其中。
以集體文化激發(fā)學生心氣
每個優(yōu)秀的班級都有一種隱形的氣氛,這是學生在班級文化浸潤中形成的精神氣,班主任要做不斷工作的鼓風機,維持這種精神氣。
新高一班級像一盤散沙,于是我不斷引導學生:班級擰成一股繩,才能挖掘最大潛力。學生干勁十足,創(chuàng)造了驕人成績:運動會包攬了所有集體項目的冠軍,榮獲總分第一名;合唱比賽,我引導孩子們自主選歌、安排練習、設計演出服,一曲《中國軍魂》征服了全場……
為了緩解學習壓力,我?guī)е⒆觽凁B(yǎng)花、養(yǎng)魚、養(yǎng)蝸牛。學生在日記里寫道:“我們?yōu)樾◆~換水、喂食,也學會了等待與守候?!?/P>
以家校合力紓解學生心結
我是一名班主任,也是一個母親,雙重身份讓我意識到:家長無力處,班主任有為時。體會到自己教育孩子的難,我就更加盡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很多家長把我當作“老大姐”,小到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到學生逃學、離家出走,甚至抑郁想自殺等問題都會向我訴說。在解決學生問題的同時,我也義務為家長疏導心理,排憂解難。
專業(yè)的班主任決不能只當“救火員”,需要未雨綢繆,行于未然。大多數家庭缺少真正的親子交流,為此,我開展了系列“捆綁式”家?;顒樱邉潯凹议L故事”等學生感興趣、家長有發(fā)言權的主題,讓家長參與其中,融洽親子關系。同時我也深知,孩子的成長需要欣賞者,面對升學壓力,很多家長只關注成績,對孩子吝惜贊美。于是我設計了“特長展示”“創(chuàng)意運動”等活動,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與長處,成為孩子成長的“欣賞者”。
以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中國心
班級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前沿基地,高中階段是學生走向成熟的關鍵期,班主任在為學生個人“強心”助力的同時,要善于通過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中國心”。我發(fā)動在各行各業(yè)取得成就、正能量滿滿的往屆生,通過開講座、錄視頻等方式,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生涯規(guī)劃,用鮮活的事例讓其明確個人與國家的聯系。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面對學段過渡階段的學生,教育者尤其要開動腦筋、思慮深遠,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去理解、觸摸、感染孩子們的心靈。
(作者單位系北京市豐臺區(qū)第二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22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