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門發(fā)布《關(guān)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強調(diào)要開展生命教育,增強學生尊重生命和珍愛生命的意識。《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亦強調(diào),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國家安全、生命安全與健康等重大主題教育有機融入課程,增強課程思想性。
事實上,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有很多與生命教育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主要分為自然生命教育、社會生命教育和精神生命教育三個方面,分別指向生命的長度、寬度與高度,最終指向個體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的生命教育,主題、題材、體裁豐富多樣。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意蘊,幫助學生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正確認識。
下面筆者就以部分課文為例進行說明。
對個體生命的敬畏熱愛
二年級上冊的《寒號鳥》,寫的是寒號鳥因為懶惰拖延不做過冬的窩,最后凍死了。文章從生活的態(tài)度介入死亡的書寫,傳遞出珍愛個體生命的信息,雖然淺顯,但符合低年段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扁鵲治病》寫的是蔡桓公從皮膚上的一點小病,發(fā)展到最后病入骨髓,無藥可治無力回天病死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病要及時醫(yī)治,不能耽誤病情,也體現(xiàn)了中醫(yī)“治未病”的思想。生活不能倒帶,生命只有一次,誰都沒有權(quán)利輕視與放棄。
對自然生靈的呵護珍視
小學語文教材中此類課文很多?!墩掖禾臁贰逗苫ā贰肚锾斓挠辍贰堆┖⒆印贰陡火埖奈魃橙簫u》《美麗的小興安嶺》《大自然的聲音》《帶刺的朋友》《燕子》《貓》《白鷺》《珍珠鳥》等等,讓學生看四季美景,領(lǐng)略祖國大江南北風光,還記錄了各種可愛的動物的故事……這些文章意在告訴我們,萬物的一呼一吸,都是生命的力量,要懂得感恩大自然的饋贈。三年級上冊《父親、樹林和鳥》寫的是春天的一個黎明,我和父親在樹林里談論關(guān)于“鳥”的話題,這段談話不僅是對“我”說,更是在與樹林和鳥對話,是人對大自然的一段真情告白。
對自身缺陷的認識接納
三年級上冊的《掌聲》,講述了身患殘疾而愁悶自卑的英子在同學掌聲鼓勵下變得開朗樂觀的故事。這“掌聲”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心靈的潤澤,英子在同學們的愛的包裹下,內(nèi)心開始變得敞亮,英子在“掌聲”中獲得正視自己的勇氣與力量。再如安徒生筆下的那只“丑小鴨”,因不符合周圍的審美標準,受盡了譏諷、欺侮和排擠,命途多舛。安徒生通過他的丑小鴨告訴我們,不在自卑中沉淪,不在外界的干擾上糾結(jié),再怎么“丑陋”也不能妨礙追求夢想,“走到廣大的世界上去”,這是柔弱的生命面對殘酷的生活發(fā)出的豪邁宣言。
對禮儀習俗的了解思考
一年級下冊的《端午粽》,告訴學生端午吃粽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投江殉國的屈原,要學習屈原潔身于淤泥之中的赤子之心。五年級上冊陸游的《示兒》暗含有祭祖掃墓的習俗,讓學生學習愛國詩人的志存高遠。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涉及撰寫回憶錄感懷先人的習俗,緬懷革命先輩的視死如歸。學習五年級下冊的《兩莖燈草》,我們的目光不要只看到嚴監(jiān)生的吝嗇,也要看到親人與臨終之人話別的溫暖,懂得臨終關(guān)懷。這些儀式禮俗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尊嚴。
對價值底線的執(zhí)著堅守
三年級下冊《我不能失信》寫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寧可錯失期盼已久的去父親朋友家做客的機會,也不能不守事先與小伙伴的約定。正如北宋教育家程顥、程頤所說:“進學不誠則學雜,處事不誠則事敗,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彼哪昙壣蟽浴睹诽m芳蓄須》,講的是身處逆境時表現(xiàn)出的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六年級下冊明代于謙的《石灰吟》,講的是寧可粉骨碎身也要正直不阿清白于世的人品。
六年級上冊《青山不老》寫了晉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辛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植樹造林,用15年時間奇跡般創(chuàng)建了一片綠洲,老人選擇青山作為生命的歸宿,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我們看到的不只是老人留下的這片青山,更要體悟其留下的與環(huán)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以及綠化家園、造福后代的奉獻精神與博大胸懷。平凡的人,只要做有益的事,堅持做也就是不平凡,要注重生命的質(zhì)量,凸顯生命的價值。
對生存死亡的超越理解
三年級上冊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在本該最歡樂的大年夜凍死了,但她和祖母一起到了不缺食不缺愛的另一個世界。安徒生用夢境的方式對死亡進行了詩意的闡釋,他用精神層面的溫暖打碎生活的絕望。
六年級上冊《橋》講述在山洪咆哮之際,老支書指揮村民跨越木橋,把生的希望留給村民,自己和兒子被洪水吞沒了。六年級下冊《金色的魚鉤》寫老班長為了照顧三個生病的同志,沒能活著走出草地的故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的生命不會因為短暫而失去光芒,要探尋生命的意義,在有限的生理生命時限內(nèi)活出無限的精彩。
葉瀾教授認為:“教育是一種直面人的生命的社會活動?!薄吧鼉r值是教育的基礎(chǔ)性價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和創(chuàng)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義?!蓖诰蚪滩馁Y源,開展生命教育,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穿行中感受生命的溫度、熱度與厚度,對實施素質(zhì)教育、提升學生的生命質(zhì)量具有重大意義。
(作者單位系福建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12日第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