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婬语对白在线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好看_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_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

首頁>檢索頁>當前

斑斕世界中少女創(chuàng)傷的療愈

—— 讀陸梅《萬花筒》

發(fā)布時間:2024-05-15 作者:周長超 來源:中國教育報

陸梅最新長篇兒童文學《萬花筒》(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延續(xù)了她《夢想家老圣恩》《像蝴蝶一樣自由》等少女成長小說的創(chuàng)作脈絡,用輕盈的文字觸摸和體察少女的內心世界和現實困境,生動展示了兩個女孩的友誼和家庭成長空間、弄堂乃至上海地方經驗。陸梅曾說:“一切生命中需要不斷修正的段落在少女這個成長階段會放得很大,而我有幸可以看到、感知到。我很愿意同她們做朋友,化身為她們中的一個?!毙≌f采取了她所擅長的雙主角的人物設計手法,兩個女孩形成一種鏡像共生結構,鏡像的一面是來自鄉(xiāng)村女孩的忐忑怯懦,另一面則是來自城市聾啞女孩的挫折孤獨,都可以歸類為陸梅所提及的“一切生命中需要不斷修正的段落”,這也正是我們通常歸納的創(chuàng)傷敘事。

難能可貴的是,小說《萬花筒》對少女遭遇到的殘疾、創(chuàng)傷、無助、孤獨等陰郁沉重的苦難敘事,采取一種自然輕盈、松弛豁達的言語敘事策略,呈現出“哀而不傷”、平和典雅、不激不厲的中和之美。這種敘事策略和言語風格的情感基底,并不是毫無悲憫的冷酷與麻木,而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理解寬慰和對蓬勃生命力的欣賞,兩個女孩在相互凝望與對話之中,彼此陪伴、撫慰,在游戲中思考和成長,產生神奇的療愈效果,這也正是陸梅在這部小說創(chuàng)作中所呈現出來的具有鮮明個人標識的創(chuàng)作風格。

弄堂作為一個熟人社會,成為一個非常恰貼的故事發(fā)生地,在章節(jié)設計中利用“萬花筒”的多面向,來展示具有上海地域特點的地方性經驗書寫的多維向度。隨著麥小節(jié)進城的腳步,具有煙火氣的弄堂、老石庫門、閣樓等上海圖景次第展開。作為一個闖入者,麥小節(jié)最終在這個弄堂里與上海市民群體及生活場景實現了“陌生—熟悉”的轉化。麥小節(jié)與白雪,在鄰居的言語之中被統(tǒng)一為兩個“喔子”(滬語“啞巴”的意思),這種“誤認”如同鏡中人與鏡外人在鏡面形成了貼合和統(tǒng)一,在反復出現中,與周圍庸常的生活場景格格不入,形成一絲反差和扭曲,也昭示著創(chuàng)傷已然發(fā)生。

在經典的苦難敘事中,多采用非線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創(chuàng)傷的發(fā)生,這可能是擬真式地模擬受創(chuàng)傷者的逃避心理、片段式的記憶和變幻的情緒狀態(tài)。麥小節(jié)與白雪相遇后,二人通過眼神、手語、文字和彼此之間的默契溝通交流和愉快玩耍,其中濃墨重彩的是利用萬花筒玩的幻想游戲“第一眼”游戲,而在鋪陳和勾勒白雪的家庭情況時,對白雪如何導致聾啞的經歷只字未提。這種含而不露、引而不發(fā)的敘事策略,一方面是保留了一層懸念和敘事的張力,另一方面也符合外來者接近和了解人物的普遍規(guī)律,只能通過只言片語的拼接來還原事件的來龍去脈。

創(chuàng)傷事件最深重的影響其實是反映在人物的痛苦、壓抑、迷茫的內心時刻,這有別于有形的傷害和行為的刻畫,挑戰(zhàn)更大。講述到白雪因為高燒引發(fā)腦膜炎后遺癥而喪失聽力,敘事的探照燈開始聚焦在母親所深陷的自責、悔恨和孤獨的情緒之中:“被黑夜精靈折磨得坐臥不寧時,白雪媽媽悄悄起床,在黑漆漆的房間里轉圈……”構建了一組具有多重隱喻的意象,最淺表的是物質層面的狹小居住空間,再深一層的則是白雪媽媽被困在自責的封閉心理空間中茫然無措、無法擺脫的窘境,而最底層的象征意義其實是所有希冀的光芒仍然需要在家庭的溫床之上冉冉生長。

赫爾曼在《創(chuàng)傷與復原》中將創(chuàng)傷復原的過程劃分為3個階段:建立安全、回顧與哀悼、重建聯系。陸梅像魔術師一樣善于把小說構造成為互為表里、指向多元的“現文本”與“潛文本”交相呼應的雙重文本,小說中白雪的筆記本成為重要的試驗場。筆記本扉頁抄寫了洛爾迦的詩歌《啞孩子》,還有兩篇童話《被精靈請去的小孩》《白雪的隱身衣》,這些都是作者充分考慮文本的寓言性訴求而精心設計的,經由文本的隱喻,我們可以清晰地察覺白雪正視創(chuàng)傷、建立自我安全感的心理歷程。

爸爸探親時面臨一個重要而艱難的人生抉擇,是繼續(xù)航海追尋自己的船長夢,還是留在船務公司陪伴家庭?白雪與媽媽選擇了支持他實現自己的夢想。離別之際,白雪把萬花筒送給麥小節(jié)并寫下了一段話,可以視作書名的注解:“萬花筒里面看起來五彩斑斕,其實是一個破碎的世界。不過它是以不完美來成就完美,我也想在不完美中創(chuàng)造完美?!边@也意味著,在家人、朋友的精神支撐撫慰之下,白雪經過艱難跋涉,贏得了強大的直面創(chuàng)傷、擺脫創(chuàng)傷、超越創(chuàng)傷的自我救贖的精神力量。

陸梅曾說:“寫作于我,其實是一種尋找和指認,尋找指認生活中被忽略的、被遮蔽的、不被善待的、被遺忘和過濾了的種種,和靈魂有關,和精神的浩渺有關,和自由、尊嚴乃至內心的安寧有關。我寫下它,感覺那道光影線就會往明亮處挪一挪。”正是秉持著這樣的創(chuàng)作觀念,陸梅創(chuàng)作出了《萬花筒》,它燭照少女成長中那些幽暗的、不易察覺的創(chuàng)傷與苦痛,捧起源自家人、朋友的溫暖聚合為生命的強大力量,用愛的陽光驅散疾病、傷痛的烏云,為小讀者撐起一片光明澄澈的天空。

(作者系魯迅文學院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15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