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鐘蕓教授給人的印象特別隨和,絲毫沒有什么架子。雖然年歲大了,但系里有活動,什么政治學習啊,教研室或黨支部開會啊,她都不辭辛勞地從城里趕來學校參加。馮鐘蕓是很資深的教授,我們對她都很景仰。她是河南唐河人,出身于一個顯赫的學術家族:父親馮景蘭是著名地質學家,大伯馮友蘭是著名的哲學家,姑姑馮沅君是文學史家、山東大學一級教授,堂妹馮鐘璞(宗璞)是著名女作家,著名哲學家張岱年是她的堂姑父。據不完全統(tǒng)計,馮家三代在科技、文化界教授級的人物就有30多人。馮鐘蕓的丈夫是著名哲學家任繼愈,他們夫妻之間相敬如賓,育有一女一子。
1941年,馮鐘蕓畢業(yè)于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在學期間,她曾在西南聯大附設中學任語文教師。當時西南聯大很多教師都在中學兼課,這也是為了補貼生活?,F在很少人知道,西南聯大曾有兩個中文系,一個是大家熟知的聯大中文系,還有一個是西南聯大師范學院的中文系,沈從文就曾在那個中文系任教。
當時西南聯大重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育,開設過“大一國文”。這是全校(包括文、理、法、工各系)學生的必修課,大一國文不過關,就不能升級。1943年夏,馮鐘蕓任西南聯合大學的助教,就教過“大一國文”。她在《蕓葉集·自序》中回憶:“當時大一國文的教師很多,陣容很大。如余冠英、李廣田、李嘉言等和后來的名教授邢慶蘭、劉禹昌,都在西南聯大教過大一國文。與現在相比,這是一個好制度。早年的大學畢業(yè)生文章寫不通的比較少見?!?/P>
聯想到十多年前,我也曾經力推在北大開設面向全校的“大一語文”,還主持編寫過幾種大學語文教材。學校也支持,召開過全校理科院系負責人會議,征求意見。院長們都說現在學生語文水平堪憂,有些連實驗報告的文字都寫不通,就都贊成開設語文課??墒且驗閷W分限制,“大一語文”只是作為選修,有些學生并不重視,這門課也就始終上得溫溫吞吞。不知道現在這門課是否比較好些了。
1946年底,西南聯大教師復員回京津,馮鐘蕓受聘于清華,任中文系講師、副教授,開設過“寫作實習”“中國語文教學法”等課程。1952年院系調整后,馮鐘蕓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后一直在北大教書。她講授古代文學,主要是魏晉南北朝那一段,還開設過專題課“杜詩研究”。馮鐘蕓主要著作有《杜甫研究論文集》,人物傳記《莊周》《屈原評傳》《杜甫評傳》《關漢卿評傳》《貫云石》等,還有自選集《蕓葉集》。
2005年一天早晨,馮鐘蕓先生外出散步,突然病逝,享年76歲。我接到噩耗,隨即與時任中文系黨委書記李小凡趕往城里馮先生的寓所悼念。只見任繼愈先生端坐在屋里,兩眼直視發(fā)呆,不言不語。我們也都只好靜默,此時說什么都好像有點兒多余。馮鐘蕓先生本來身體不錯,說走就走了,也算善終。
不久前,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現任所長汪鋒跟我說,為了慶祝語文所成立20周年,打算舉辦幾次有關語文教學的研討會,還想為北大關注語文教育的學術前輩出一本語文論集。我說這很好,不要忘了選收馮鐘蕓先生的文章,她可是最早在清華開設“中國語文教學法”課程的元老,又曾任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中學語文教材審定委員。只是我很后悔,當初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成立時,馮鐘蕓先生還健在,何以未能向馮先生請益呢?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17日第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