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康麗)“雙減”來了,如何提升校內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支持?如何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如何消除改革帶來的家長焦慮和社會恐慌?9月26日下午,在調研多所學校梳理分析問題基礎上,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聯合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朝陽區(qū)教育委員會共同舉辦了“減負提質 回歸根本——雙減背景下的校內教育質量提升研討會”,邀請一線校長、專家學者,研討依據學習科學、遵循教育規(guī)律、直面社會問題、聚焦學校教育,探討減負提質、改變課堂的具體辦法,用學習科學友善用腦理念策略的成功實踐經驗,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助推“雙減”政策落實。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理事長方中雄,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薦,北京市朝陽區(qū)教育委員會主任肖汶、副主任孫迅等出席會議。來自北京朝陽、海淀、房山、通州、懷柔、延慶六區(qū)中小學校長、主任等20余位代表參加了研討會。
朝陽區(qū)教育委員會主任肖汶在致辭中講到,落實“雙減”政策需要提高認識、講求科學、抓住根本,尊重和遵循規(guī)律,科學施策。“雙減”的源頭治理和根本在校內,校內質量和效果只能提升不能減。面對大改革要尋找小切口,不斷深化和優(yōu)化每個環(huán)節(jié),扎扎實實地推進“雙減”。肖汶認為,研討會學術上依托學習科學友善用腦,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
北京市朝陽區(qū)義務教育階段課改辦常務副主任、正高級教師高萍以“夯實內功減負提質”為題,分享了朝陽區(qū)為應對“減負”這個想做好、難做好而又必須做好的問題,著力開展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的課程教學改革綜合實踐。高萍從課程教學的主題式整合,轉變學習方式的開放式教學,對學習質量的多元評價等方面,介紹了利用馬芯蘭“翼課程”、友善用腦等具體工具,改進學習目標、改進學習方式、改進作業(yè)檢測,整合共生的行動探索,解讀了大力推進核心素養(yǎng)下單元整體教學,利用“一圖+一表+一冊”提升學生學力,促進學生思維進階,實現減輕負擔、增加濃度、提升效率的生動實踐。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學校長劉曉昶以“雙減背景下提質增效的學校行動”為題,介紹了多年堅持實踐學習科學友善用腦,學校教育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經驗和改革過程。劉曉昶說,學校做了對照實驗發(fā)現,學生主動探索的友善用腦課堂比傳統(tǒng)課堂有效性要高出25%。
北京市通州區(qū)龍旺莊小學校長齊久波以“志趣與思維共振的非正式學習課程化實踐”為題,分享了學校依據學習科學理論,運用友善用腦理念策略開展“城市穿越”等形式的非正式活動,開發(fā)拓展類課程,促進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探索問題解決路徑,達到不斷完善自我知識結構、發(fā)展思維的目的。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清博士做了“‘雙減’背景的實踐期待”微報告。楊清針對“雙減”政策下如何克服教育功利,推進教育公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重點講解了通過重審功能、精華流程、分層整合、細化評價、慎重講評、教研支撐等維度來實現作業(yè)的優(yōu)化。楊清表示,面對“雙減”,教師個人要強化對學科、學生、課程和政策的理解;教師團隊要加強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相結合的教研;學校要進行漸進式調整,統(tǒng)籌規(guī)劃、以點帶面、完善制度、持續(xù)跟蹤;區(qū)域要進行整體規(guī)劃、系統(tǒng)推進、動態(tài)調整評估,提供基于真實需求的資源支持。
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賈美華從“聚焦學生思維發(fā)展”“提升學生具身體驗”“關注學生全面成長”“掌握具體實踐抓手”等四方面提出了用學習科學理念策略提升教學質量的建議。賈美華表示,“雙減”背景下,更要注意基于學習科學理論,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fā)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注重加強課題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認真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提高作業(yè)設計質量,精心設計基礎性作業(yè),適當增加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作業(yè)。
研討會還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副理事長馬福貴帶領下,進行了互動交流。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